芒果蘸着酱油吃?挑战味蕾的奇妙组合
来源:中国食品产品网 作者:忆泽 发布时间:2025-07-31
您听说过“吃芒果蘸酱油”吗?
三伏天酷暑难耐,在找解暑神器的时候意外发现“芒果+酱油”这个新奇组合。现在正值芒果成熟的时期,在闽南地区的水果摊上,芒果的标配是一瓶酱油。
原来,闽南人芒果蘸酱油的吃法由来已久,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据传,这一吃法出自于鲤城桂坛巷,是由清代名医——吴亦飞发明的,后来渐渐成为泉州本地的一种特色吃法。现在,也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芒果和酱油的奇妙组合是怎么能如此受追捧呢?
知名调味品企业加加食品董事莫文科告诉我们,“芒果果皮和果肉中含有微量蛋白酶和一类名叫漆酶的物质,盐分能使其变性失活,减少对口腔的刺激感。而钠离子能抑制苦味受体,同时激活甜味受体神经信号,让大脑对甜度的感知飙升。而芒果本身甜蜜浓郁,加入酱油后,它的甜味会被衬托,再加上酱油的鲜味,整体味道就会变得更加丰富”。
潮汕地区还会用菠萝蘸酱油。菠萝中含有菠萝蛋白酶(又称菠萝朊酶),该酶会分解口腔黏膜上的纤维蛋白,引发刺痛或麻木感。酱油中的盐分能够通过渗透压作用破坏酶类结构的氢键与疏水相互作用,使其失活,从而显著降低对口腔的刺激。此外,菠萝本身含较多有机酸,直接食用时酸味较明显。酱油的咸味可中和酸性物质,削弱酸味感知的同时,增强甜味。
除了芒果和菠萝以外,还有荔枝、杨梅、西瓜等蘸酱油的吃法。这些看似猎奇的组合,实则是遵循食品科学的精巧设计,也藏着破解夏日食欲不振的密码。
那么,这样吃会不会破坏营养成分呢?据了解,盐分仅仅影响细胞表面酶类,维生素C损失率<5%,远低于热加工;且纳摄入量单次<0.5克,是世卫组织每日推荐用量的1/4,健康风险可控。
“推荐使用减盐生抽,更符合现在健康饮食的要求”。早在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就将“合理膳食行动”列为重点任务,设定了具体量化目标:到2030年,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5g,并提出通过限量工具普及、食品标签改进、企业创新等手段落实“三减”。
加加食品也切实地在执行“减盐”战略,2019年3月推出首款减盐生抽,后又持续推出减盐系列产品。据悉,加加减盐系列产品采用DSX物理减盐核心技术,保留核心营养成分的前提下,实现减盐35%以上,真正做到“减盐不减鲜、减盐不减质”。
值得一提的是,减盐生抽配料仅有水、非转基因大豆、小麦、食用盐(未加碘),100%发酵原汁,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再经过200天发酵,氨基酸态氮≥1.0g/100ml,达到国家特级酱油品质。
报告+公约+AI三箭齐发!伊利链博会...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北京盛大启幕,这场汇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智慧与力量的国家级盛会,共吸引65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
伊利集团作为中国奶业“链主”企业,连续三届受邀参会,这次更精心打造了全产业链供应链成果展,全面展示了中国牛奶从追赶到超越的跨越式历程。
【详情】
北京市地方标准《寄生蜂类天敌繁育与应... 近日,北京市地方标准《寄生蜂类天敌繁育与应用技术规范》正式发布。这一标准的出台,标志着北京市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改善农业生态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其中利用“天敌军团”防治害虫成为重要组【详情】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谈... “奶业在逆境中前行、在调整中提升,向好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积聚。”7月13日,以“强科普、拓销路、提信心”为主题的第六届乳品消费研讨会在第十六届奶业大会期间举办。会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谈及奶业发展时表示:“面对生产增长、进口冲击和消费低迷‘三碰头’的情况下,中国奶业稳住了基本【详情】
2025年百家采购商进新疆对接暨哈密... 7月11日—13日,由全国农产品采购商联盟、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哈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百家采购商进新疆对接暨哈密瓜品牌推广活动”,在新疆哈密隆重举办。哈密市委书记孙涛,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缪建明,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马缨,全国农业展览馆党委【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